类型:话剧舞台剧剧本(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8152 成片时长:约58分钟
阅读:59
投稿:2021/2/22
审核通过:2021/2/22
|
【本作品已在华语编剧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2021-A-00768】
扶贫
人物简介:[展开]
王新法:共产党员、退伍军人、扶贫英雄。男,60岁。 孙景华:王新法妻子,女58岁。 王 婷:王新法女儿,女,36岁。 曾德美:军嫂,女,62岁,随丈夫落户在河北。为王新法平反昭雪跑前跑后,得知王新法有意扶贫,建议他到自己的家乡。后来自己也辞掉一家公司的高薪聘用,以军嫂的名义加入到军人团队 曾德平:村民,男,56岁,王新法考察期间为其带路,开始信不过王新法,想赶他走,最后成了王新法的铁杆粉丝。 谢 淼:谢淼,女,54岁,退伍军人。2015年追随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王新法的脚步,前来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义务扶贫。王新法不幸牺牲后,她接过战友的扶贫旗帜,继续担任名誉村主任。 老支书:(虚实结合)女,68岁。当年掩埋烈士尸骨的农会会员的女儿,守墓人。 覃遵彪:村支书,男52岁。 村民甲乙丙丁......(非特指某人,年龄60岁左右)
简短梗概: 河北省石家庄市共产党员、退伍老兵王新法,退休后吗毅然决然千里迢迢来到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庄义务扶贫。三年多来,他将自己的64万元补发工资及自己每月4000多元的退休金和政府给他的奖金,全部捐献给薛家村,开展扶贫工作。 三年多来他带领村民饮水架桥修公路,建设生态茶园.....事事亲为,在开山修路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率先签下生死状.....最终累倒在扶贫工作第一线。 详细梗概: 场次划分及分场大意: 序 幕:剪刀峡 1931年9月11日,石门保安团纠集千余人,率部偷袭贺龙领导的湘鄂西根据地,红四军某团十二连为掩护大部队,与敌人展开搏斗,退至“剪刀峡”,陷入绝境。由于敌众我寡,弹药缺乏,红军战士数次冲锋突围均未成功。边打边撤中,由于地形不熟,红军战士被困于“剪刀峡”,陷入绝境。最后,红军战士毁弃枪支,舍身跳崖,壮烈牺牲。 第一场:踏征程 王新法,1969年参军,1982年转业到石家庄市公安局工作。在一次侦破案件中,王新法被犯罪嫌疑人反咬一口,被冤“双开”。2008年5月,石家庄市人大代表曾德美得知他的不幸遭遇,为其上下奔走近两年,终于为王新法正名。2012年,60岁的王新法恢复了公职和党籍,并被补发64万元工资。2013年7月,办完退休手续的第二天,他基于68名烈士的感召,基于对恩人曾德美的感激之情,基于一个军人的情怀,基于一个共产党员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便毅然决然地踏上奔赴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的扶贫之路。 第二场:遭挤兑 王新法满怀热情来到薛家村扶贫,满以为乡亲们会热烈欢迎,想不到的是迎接他的却是当头冷水。村民们对他并不信任,以为他是来这里搞旅游开发的商人,是想开矿捞金的老板,是来这里镀金的干部,甚至是一搞建设为名实则行骗的骗子,对他冷言冷语,十分排挤。面对这种情况,王新法虽然感到差异,但并未气馁。这是他加坚认识到扶贫的困难性和必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第三场:挖穷根 扶贫就是要挖穷根,挖穷根首先要找到穷根在哪里。王新法在向导曾德平的带领下,走遍了薛家村的家家户户,踏遍了薛家村的山山岭岭,摸清了薛家村的基本情况:石多田少水更少,没有可用资源,要想脱贫,的确是困难重重;但更让他感到难以解决的是村民的精神状态:没有精神寄托,缺乏奋斗精神。在
……
您没有登录,注册并登录后方可阅读全部公开的正文!
[免费注册] [马上登录]
[阅读作品正文]
[编辑:寒石]
|
|
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属于作者本人,未经作者同意,一律不得转载。 经授权同意转载的,请注明转载出处:"转载自华语编剧网 www.1bianju.com",谢谢您对作者及本站的支持!
如需转载本作品,请发邮件申请。[如何申请转载]
本站法律顾问张春杰律师郑重提醒:侵犯著作权必将受到严厉追究!
|
|